他将一道菜做到了全世界,开出6000家分店,成国民小吃之一
他将一道菜做到了全世界,开出6000家分店,成国民小吃之一
从2011年创办至今,杨晓路创办的黄焖鸡已经在全球有6000多家门店,在日本、东南亚、澳洲均设有门店。2017年9月10日,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创始人杨晓路在美国洛杉矶宣布,在经过长达8个月的筹备期后,由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美国公司直营的首家店铺,正式登陆洛杉矶Tustin(塔斯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杨晓路的创业故事。
一、儿时记忆
杨晓路的祖辈在上世纪30年代的济南府经营着一家名为“福泉居”的饭店,是当时济南最火的餐厅之一,而点单率最高的招牌菜,就是这道黄焖鸡。杨晓路的姥姥继承了制作黄焖鸡酱汁的独特秘方,而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的杨晓路,自然是耳濡目染。
1980年出生的杨晓路个头壮实,说话语气很平稳,他喜爱研究美食,性格直爽不绕弯,但也有青年创业者不常见的沉稳。小时候最令他兴奋的,就是闻到从厨房飘出的黄焖鸡香气。后来,随着饭店的变迁、衰落,黄焖鸡也渐渐被世人遗忘。但在杨晓路看来,虽然几十年来黄焖鸡名声大减,但它从来都不曾消失,而是以其他名字存在于不少饭店中,仍受大众喜爱。
2010年前后,杨晓路投资的几家餐饮店市场不景气,欠了20来万元,他要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2011年,一直看好快餐业前景的杨晓路逐渐意识到,黄焖鸡制作简单、特色鲜明,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于是,他将从姥姥那里传承下来的酱汁秘方经过后期的各种尝试、研发及改良,得来了现在黄焖鸡米饭的核心酱汁。
二、创立品牌
2011年6月,杨晓路与合伙人马连国在济南周公祠街开设了第一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他以儿子的名字命名了黄焖鸡米饭的品牌。前期筹备时,为了省钱,在这间18平方米的小铺子里,杨晓路承包了买板凳、刷油漆、安装照明灯的所有工作。
开业后,杨晓路将鸡肉提前在高压锅压制成熟,后来分到砂锅上架。客人来后就进行二次收汁,一份份焖熟,从而达到快餐速度。刚开始,有些食客看见只有一道菜,扭头就走了。过了两周左右,开始有人排队来吃。一个月后,有人来咨询加盟。到了2011年年底,火爆的加盟协议让杨晓路觉得该扩大规模了。
很快,杨晓路注册了商标“杨铭宇”,并成立了餐饮公司,集新产品研发、接受加盟、统一配送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正式开始。三年后,杨铭宇黄焖鸡米饭迎来了爆发期,仅2014年一年加盟店就有2000多家,杨晓路却说这是意外的收获。在开创首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时候,杨晓路就决心只卖一道菜。
三、用心经营
杨晓路从第一碗黄焖鸡米饭开始,就将“用心”付诸方方面面。从食材的选择,祖传酱料的改良,烹饪的火候,甚至是器皿的选择,都亲力亲为,并坚持着这一道菜的制作,才得以让这道菜俘获全世界人民的胃。
对于每一份菜需要的鸡肉量,多少克姜、多少克香菇,以及酱料和水的比例,杨晓路都进行量化,做到标准化配比。原本中餐繁琐的流程变成了“1+1=2”的简单程序,难的是把关每个细节。“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鲜”,这是厨师出身的杨晓路深谙的门道。
杨晓路在济南设立酱料工厂,亲自把关秘方酱料的调配,生产好后配送到各地。原材料上,他坚持地道的鲁菜风味,只使用鸡肉、香菇、青椒。任何一种不相干的材料,哪怕几片青菜和土豆,在他看来都会遮掉香味,吃不到正宗黄焖鸡的味道。
对于加盟商,杨晓路都是手把手培训,倾心传授所有的制作技巧。杨晓路说,对私自串料、配料,更改或添加菜品的加盟商,一旦发现,公司甚至会做出取消加盟和代理资格的严厉惩罚。如今面对6000多家加盟店,杨晓路成立了监管部门,定期对各门店进行抽查监控,并经常开会讨论抽查情况,加以规范,以保障每个顾客都能吃到安全、纯正的黄焖鸡米饭。
四、全球布局
2014年,国外客户找到杨晓路,几乎是被市场推动着,杨晓路开始考虑走出国门。一年后,澳大利亚的第一家店成功开业。新加坡店则吸引了华人留学生加盟。随后,日本、加拿大直营店也纷纷拿下。但让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真正扬名国外的是2017年9月开业的美国塔斯汀店,这也是落地最困难的一家。
不仅在选址面积、设施安全、用人雇工上,美国的要求和国内截然不同,英语不太流利的杨晓路在传授技术时也遇到了麻烦。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流程,杨晓路最终打造了一间139平方米、拥有60个餐位的店面。这是第一家通过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中国快餐店,也是第一家登上时代广场大屏幕的中国快餐品牌。
目前,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在海外已发展到六七十家门店,对于海外的发展,杨晓路总是抱有看淡一切的“佛系”心态,并没有一个令人敬畏的宏伟目标。“发展太快对于企业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专注于巩固目前发展的杨晓路,无论是国际代理的筛选,还是迎合各国口味的酱料调整,都不会盲目进行,他更专注于踏实走出每一步。
实际上,将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开遍全世界并不是杨晓路唯一的梦想。做成百年老店,做成济南名片……他更希望这一道菜,这一种让他小时候记忆深刻的味道,也能成为每个人小时候记忆中的那个味道。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份情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