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华为的魅族,离小米又近了一步
对标华为的魅族,离小米又近了一步
在借 mate 60 重新杀回手机市场后,华为开始加速鸿蒙原生应用的布局。
在今年多个重要场合露面的下一代鸿蒙系统 HarmonyOS NEXT,也被视为将不再兼容 Linux 和安卓软件的「纯血鸿蒙」。
国产化 + 自研操作系统的大环境,正在影响着中国手机产业。
小米澎湃 OS、vivo 蓝河 OS 在这一年也相继浮出水面。
如此大规模的产业生态迁移,必然需要一个契机, 中国手机操作系统的自研与平替由多重原因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时代契机,物联网(IoT)。
物联网让全社会的联网设备量骤增,让多设备交互亟需,甚至动摇了百年汽车产业。
在华为手机重回江湖、小米跟进澎湃 OS 的这一年,对物联网走势向来敏锐的雷军,也将小米五年前的企业战略从「手机 +AIoT」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
同样是 2023 年,归入吉利门下的魅族,在年初手机业务出新机后,年底又发布了第一款 AR 眼镜。
在充满变量的这一年里,晋升为 " 富二代 " 后的魅族,离小米又近了一步。
01 魅族找回 " 话语权 "
在特斯拉和 " 蔚小理 " 将智能汽车推向高潮后,互联网造车愈演愈烈。
这其中尤以华为小米势头最猛,前者的汽车业务在各种争议中打遍国内造车新势力,后者汽车还未发布就已先声夺人。
面对手机、汽车、互联网大融合的市场环境,吉利也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这方面,吉利是激进的。
先是与百度成立合资公司「集度」,后又收购魅族,官宣造手机。
2022 年 7 月 4 日,吉利旗下星纪时代正式收购魅族 79.09% 的股权,魅族的黄章时代落幕,与此同时,吉利的升维之战拉开帷幕。
在正式官宣收购魅族时,李书福说,吉利造手机是为了 "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
2022 年,难称主流的魅族,仍有 3000 万 " 魅友 " 的社区,以及 1 亿注册用户。
同年还有另一组颇为有趣的数据:
2022 年,吉利汽车营收1480 亿元,比亚迪营收4240 亿元,小米营收2800 亿元。
李书福没有以电池业务起家的王传福幸运,吃到智能汽车时代的技术红利,于是,李书福选择选择借用互联网思路,踏实做产业融合。
这也就有了李书福将成熟的手机应用生态与车机融合的想法。
实际上,这时李书福的思路与雷军的小米生态链思路,以及其他手机厂商的转型思路颇为相似。
这样的思路,也是如今产业生态大融合趋势下,头部企业破局求变的主流叙事方式。
魅族是吉利破局引入的一个重要变量,要用好这个变量,首先要让魅族自身先进行一次重生。
2022 年的国内手机市场,苹果、小米、OPPO、vivo、荣耀、华为六家手机厂商吃下了超 90% 的市场份额,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产业格局,也曾是手机顶流的魅族,只剩不到 1% 的市场份额。
要想重生,并不容易。
好在这时的魅族迎来了一位老江湖,也是李书福的老搭档,沈子瑜。
沈子瑜接任魅族 CEO 后,在次年 3 月推动魅族和星纪时代合并,有了如今总部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星纪魅族。
沈子瑜知道手机厂商造车是一次降维打击,也知道星纪时代和魅族合并是一个历史必然,更知道 " 新魅族 " 的优势在哪里。
在今年接受晚点 Auto 采访时,沈子瑜这样描述吉利为魅族带来的资源优势:
" 屏幕,我和京东方谈,手机屏幕给你,车上的屏幕也给你,车上屏幕价格可能是手机屏幕的十倍,其他包括三星的存储、高通的芯片、索尼的摄像头、电池,我们都进行了供应链全打通。
整车和手机供应链全部打通,和吉利供应链充分协同后,魅族的供应链能力不比小米差。"
这也是为什么沈子瑜能在 2023 年为魅族引入两轮合计 20 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能到 100 亿元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遇到吉利之前,魅族和小米的体量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自然也无法与小米相提并论。
那也是魅族困于 " 小而美 " 中最苦闷的几年。
02 造芯难,造 XR 芯更难
2023 年 3 月,星纪时代和魅族的合并后,也让魅族有了放手一搏的资本。
当然,对于想要造手机,借道手机布局 " 全场景 "、反哺汽车业务的吉利来说,魅族是这个时间节点最好的标的,也是一块最好的试验田。
合并后的魅族有了新的名字——星纪魅族,对外公布了三大战略:手机 / 车机、XR 技术、前瞻技术。
第一项战略,说的是星纪魅族要打通 " 车、机 ",做一套一体化的 " 车 - 机 " 系统,从两端交汇要比做完汽车系统再做手机的蔚来看上去更高明,前提是汽车和手机两个团队能有足够的默契。
第二项战略,说的是星纪魅族同样看好 XR 产品,尤其是在 AR 眼镜逐渐成为智能座舱标配时,无论是再做一个全场景产品,还是让 AR 眼镜上车,这都是一个值得让吉利和魅族一起下注的产品。
第三项战略,说的是借力互联网技术,强化自己的软实力。做操作系统、做芯片,以及软件定义汽车,都源自于这一战略。
其中,提升软实力、做前瞻技术,是最难实现的一个战略。
华为自研操作系统花了十年,自研芯片的经历更是投入巨资、历经坎坷。
对于背靠吉利的魅族而言,前瞻技术战略在 2023 年同样遭遇了一项重大搁浅,这就是星纪魅族的造芯计划。
实际上,无论是对于吉利,还是沈子瑜而言,对造芯这件事儿并不陌生。
沈子瑜此前主导的亿咖通和芯擎科技主业就是研发汽车芯片,今年 3 月发布魅族 20 时,沈子瑜又在发布会上透露了与时空道宇合作的卫星通信芯片——魅族天问 S1。
而时空道宇,是吉利在 2018 年投资控股的一家商业航天公司。
星纪魅族芯片研究院此前研究、最终搁浅的,其实是 XR 芯片。
XR 芯片研发有多难?
这从一度曝出在自研 XR 芯片,至今却仍在使用高通 XR 芯片的 Meta 的现状可见一斑。
此外,对于大多数 XR 团队,研发投入和市场出货量难成正比,是当下 XR 芯片研发的另一个阻碍。
毕竟现在 XR 全球市场规模依然停留在千万台左右(IDC 数据,2022 年 AR/VR 出货量 880 万台),这其中 Meta 又一家独大,独占了 80% 的市场份额。
好在,造芯计划停摆,没有影响星纪魅族的第二项战略—— XR 产品的上市。
03 对标华为,靠近小米
" 手机和汽车的融合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沉浸式设备,提升交互体验," 沈子瑜在 11.30 发布会上如是说。
这里沈子瑜提到的沉浸式设备,正是 AR 眼镜。
和芯片业务不同,星纪魅族的 AR 眼镜项目始于三年前,那时的魅族还未被收购,但 AR 眼镜已然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中异军突起。
作为在智能手机领域已经没什么优势的老牌厂商,AR 眼镜在当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不过,AR 眼镜也是一个烧钱项目。
目前国内包括 Rokid、Xreal、INMO、雷鸟创新在内的明星 AR 团队都拿到了大额融资,成立较早的 Rokid 和 Xreal,累计融资金额更是超过了 10 亿元。
做 AR 眼镜,魅族的优势在于有手机业务和一定的供应链基础,劣势在于在 2020 年刚刚 " 扭亏为盈 " 的团队也没多少研发经费可以分出来做 AR 产品的研发。
有知情人士告诉锌产业,魅族和星纪时代的团队整合,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 AR 项目的研发速度。
如今在星纪魅族内部,AR 眼镜也是一个直接向一号位沈子瑜汇报的项目。
于是,也就有了魅族 AR 新品牌 MYVU 和 AR 眼镜,赶在今年年底上市发布。
星纪魅族在上周发布会上实际上发布了两款 AR 眼镜,两款都采用了衍射光波导 +MicroLED 方案,不同的是,其中一款采用全彩显示,另一款采用了绿色单色显示。
其中,星纪魅族的 MYVU Discovery 是今年第二款采用衍射光波导 +MicroLED 全彩机型,只不过,这款产品售价高达万元(9999 元),显然并不是魅族用来走量的机型。
定价为 2499 元的单色 AR 眼镜,才是现阶段魅族 AR 产品的主力机。
对于星纪魅族而言,这时拿出 AR 眼镜的意义已经不在于能否掀翻现在的牌桌,而是为吉利再补一块短板。
当手机厂商开始造汽车时,就已经注定了一个全新的 " 电气化 " 时代的到来," 蔚小理 " 都在通过引入 AR 眼镜来补短板,吉利选择收个团队自己造,这是吉利的强硬之处。
在 2023 年 3 月星纪时代和魅族合并时,合并后的星纪魅族手机业务负责人黄质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我们手机加汽车的体验目标对标华为,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是对标问界。"
在上周的发布会上,沈子瑜也再次豪言称," 魅族要在三年内要重回中高端手机市场的 TOP 5。"
作为这次发布会的彩蛋,魅族也推出了定制款汽车,甚至搞起了 " 买汽车送手机 " 的活动。
沈子瑜说,魅族定制款汽车采用共创模式,共创在 2024 年 Q1 正式开启。
巧合的是,就在三个月前,雷军也敲定了小米汽车最终的上市时间—— 2024 年上半年。
十几年前,雷军筹备小米公司前,曾到魅族向黄章取经,之后时代更替,江湖轮转,小米将魅族甩到了身后,两家公司,也成了中国互联网两个辉煌时代的标志。
如今,在经历了一番风云变幻后,重新码好筹码、回到牌桌的魅族,终于离小米更近了一步。
只不过,这时两家公司的目标都已经不再是做手机,而是一个更大的棋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