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版“绝命毒师”案开庭重审,精神药品切不可滥用!
国内版“绝命毒师”案开庭重审,精神药品切不可滥用!
喜欢看美剧的朋友对《绝命毒师》一定不会陌生,该剧讲述了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学老师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为了给家人留下财产,而利用自己超凡的化学知识制造毒品,并成为世界顶级毒王的传奇犯罪故事。
构思巧妙的故事情节、震撼而心酸的结局让看过《绝命毒师》的人都纷纷叫绝,然而,影视作品和现实往往是那么的相似,在我国就上演了真实版的《绝命毒师》。
2015年武汉海关查获了一起制毒、运毒案中,发现嫌疑人之一竟然是武汉市一家著名高校的副教授。一时间,武汉版“绝命毒师”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关注,而随后的一审宣判、省高院发回重审也让其充满了戏剧性。近日,此案在武汉中院重审,又让武汉“绝命毒师”案重回人们的视野。
案情:早在2005年,在武汉著名高校任职副教授的张某和朋友杨某等人商议,谋划生产销售尚未被我国列入管制的精神类药品销往英美等国家,并在武汉成立了一家化学有限公司。随后,张某根据自身的学识提供了部分产品的合成方法,并为研发新产品提供技术指导。其主要生产及销售的产品为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该产品被我国列入一类精神药品管制目录,张某等人在未获得精神药品生产许可的情况下,依然继续进行该产品的非法生产销售,并获利巨大。
在被海关抓获后,张某等4人涉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在武汉中院受审。在2017年作出一审宣判,其中,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张某提起上诉。2018年5月,湖北省高院以原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本月27日,此案在武汉中院重审,控辩双方就列管精神药品是否等同于毒品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历经约8个小时庭审后,审判长宣布休庭,未当庭宣判。
看来这样的新闻,大家可能会问:“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到底是什么?”
首先,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是精神药品,1996年被国外化学家合成开发,临床上能作为抗抑郁和抗帕金森药物使用,其次,它既可以做药也可以用来制毒,是一种致幻性很强的新型精神毒品,俗称“丧尸药”。
毒品滥用者通过口服、静脉注射、鼻吸、直肠给药等途径摄入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已达到产生欣快感、增强自信心、旺盛的精力等效果,然而长期服用后,会出现妄想、幻觉、狂躁、抑郁等精神症状,还伴随着鼻出血、呕吐、体重减轻、脱水、皮疹、全身疼痛等生理症状,严重的会影响血液循环系统,甚至死亡。虽说它被列入管制类精神药品目录,但危害程度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毒品。
何为精神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化学作用的方式改变我们感受、思考、感知和理解世界,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简单的说,酒精、烟草都可以算是精神药品,这些都是大自然中存在的,而更多的精神药物大都是化学合成而来的。
临床上,精神药品运用于癫痫、抗精神分裂、抗抑郁、抗焦虑、抗恐惧、情感稳定、抗痴呆等方面,针对人体对精神药品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其分为一类和二类精神药品。其中,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依赖性和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相当大,不能零售,只能在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的医疗机构由具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处方使用。
精神药品会上瘾吗?
理论上讲,在精神药物中,只有抗焦虑药可以成瘾,抗精神病药等其它之类药物不会成瘾。成瘾就是对其产生依赖,服用某种药物后有强烈的、良好的生理或心理反应,并且起效快,而停用后就会出现浑身难受等戒断反应,只有不断的供给,需求也不断增加,这样就是成瘾。
有些精神药品就有以上的特征,已“安钠咖”为例。安钠咖为中枢兴奋药,是兴奋型的精神药品,成药多为注射针剂,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急性感染中毒、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各类身体囊肿、尿潴留、昏迷病人催醒等。
“安钠咖”在医疗上有一定作用,但滥用就会成瘾。安钠咖加强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感,服用后短时间内就会感觉精神振奋感,觉得缓解了疲劳感,增强了应对刺激能力。但长期服用后,大脑对兴奋的敏感度会随之曲线下降,加上对安钠咖长期依赖形成了渴求,吸毒者会逐渐出现沮丧抑郁、焦虑不安,并伴随身体上的不适应感。
“安钠咖”成瘾者身体上常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畏光、呕吐、多尿等症状,情绪上也多不安、恐惧、抑郁、焦虑,导致人际交往上,与人关系紧张、敌对。
“安钠咖”成瘾后,会导致血压升高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冠状动脉病变,提升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若严重中毒,还会脉搏加快、心悸发慌、胸口呼吸压迫。随后血压下降,皮肤出汗湿冷,呼吸急促困难,导致身体上极度无力虚脱,可能会突然昏厥,可能会让服用者呼吸衰竭,步向死亡。
因此,如出现精神、心理方面不适要找精神专科医生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购买,更不可滥用精神药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