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传奇一生
耶稣的传奇一生
罗马处于提比利乌斯皇帝统治下的时候,犹太王国中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先知和导师。这个人想要解除犹太人骨子里的狭隘和排外,而要把不容置疑的唯一的全能的上帝带给世人,让人们懂得他们对上帝应尽的义务,这也是犹太教的信念来源。这位导师就是拿撒勒人耶稣,他虽然名义上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但是不如说是他播撒了基督教的种子。
关于耶稣这个人的所有记载,都出现在《圣经》中的四部福音书里。这四本书应该是在他死后的数年间就已经面世了。同时还有一些早期的基督教传道者的通信中,提到了耶稣的生平事迹。大多数人认为,《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这三本书中的记载取材于更早的文献,而《约翰福音》具有自己的特点,更像是渲染了希腊化的神学理论。研究者们更愿意相信《马可福音》中记载的耶稣的生平和言论最为可信。尽管这样,这四本书仍然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很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就像关于乔达摩的早期记载一样十分可信。书中所写的事情有时会让人觉得荒谬且难以置信,但是我们还是要说:“这个人曾经真实存在过,这些事情可不是乱写的。”
但是,就像乔达摩最初的简单信条被之后的佛教塑成的金色佛像所扭曲了一样,耶稣本身的清苦形象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也因为近代的基督教艺术里盲目的崇拜带来的夸张效果而被伤害了。耶稣本来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教师,在烈日中独自走在犹太的土地上,靠一些施舍过活。但是在书中,他经常被描绘为衣着整洁而一尘不染,傲然挺立,行走时仿佛在空中飘浮。因为这一点,会让很多无法区别开真正的史实和牵强附会的故事的人认为耶稣是不可信的,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
这四部福音书开头的部分都有一些荒诞不经的记载。比如耶稣奇迹般诞生的过程,东方的三个贤者被大星引导至耶稣降生的马槽,以及大希律王被这些异象激怒而要将伯利恒地区的男婴统统杀掉,耶稣后来被迫逃往埃及。这些故事被很多权威的学者认为是编造出来的。这些故事和耶稣的教导相比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但是正因为它们的荒谬而使我们在感受耶稣的教导时获得的感受被削弱了。而且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也描述了矛盾的耶稣的身世。在书里作者想要拼命论证耶稣的父亲约瑟是大卫王的直系后代,好像不管对谁来说这个祖先都能给他带来荣耀。这种附会的说法是无稽的,因为在原本的传说中,耶稣是受圣灵感孕而成胎的,根本不是约瑟的儿子。
如果我们把这些充满疑问的附加传说去掉,留下的就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他热情而诚恳,而且会发怒,他教给世人的是一种全新而简朴的深刻道理,那就是上帝是全人类的仁慈的父,而且天国必将降临。通俗地说,这是一个充满强烈人格魅力的人,他靠这个魅力吸引了众人的追随,并让这些信徒充满仁爱和勇气。
公元30年,提比利乌斯皇帝正在执掌罗马政权,本丢·彼拉多担任犹太王国的总督。在犹太人的逾越节前,耶稣来到耶路撒冷传道。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里,从前他在加利利地区活动,主要在迦百农和这周围布道。他也在迦百农的犹太人教堂讲道。
[插图]
他来到耶路撒冷使他的教义获得了胜利。在加利利,他有很多信徒,因为信仰他的信徒人数众多,所以在传道时他只能站在加利利湖里的船上。在进入耶路撒冷之前,他的声誉已经传遍了这里。城里的人们纷纷出来迎接他。虽然他们可能对他的教义根本不理解,只是相信他将会通过某种魔法推翻旧秩序。他骑在一头他的信徒借来的毛驴上进入了耶路撒冷。人们在他身后高呼着“和散那”,意思是欢呼和赞美。
他来到耶路撒冷的圣殿。这里堆满了生意人的桌子和卖给朝拜者鸽子的商贩的小摊。耶稣和门徒们赶走了这些发宗教财的商人,掀翻了他们用来摆放货品的桌子。这件事似乎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件主动干预他人的事情。
他在耶路撒冷进行了一个星期的传道,很多信徒围绕在他的周围,这给当局逮捕他增添了困难。官员们都聚集到一起,想办法整治这个带来了很大麻烦的外来人。这时他的门徒之一的犹大因为没有成功地占领耶路撒冷而感到气馁,于是向这里的犹太祭司告密,帮助他们逮捕耶稣。他也因为自己的告密行为得到了30个银币作为酬劳。这里的犹太人和祭司们大概会对耶酥带来的温和的革命倾向感到震惊。因为可能罗马统治者会利用这个借口来迫害全体犹太人,于是大祭司该亚法为了向罗马统治者表达他的忠诚,主导了对耶稣的审判,而这里众多的祭司和正统派的信徒成了控诉耶稣罪行的人。
在四部福音书里满怀严肃的敬意记载了他在客西马尼园被捕,受到本丢·彼拉多的审判,之后又被押解他的罗马士兵鞭打和嘲讽,最后,在各各他山上,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
耶稣带来的短暂革命失败了,他的门徒们都离弃了他,有人说彼得是他的门徒之一,彼得马上撇清说:“我根本不认识他。”这些人跟随耶稣来到这里,并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又疼又渴,这个惨状只被几个妇女看到了。在漫长而痛苦的一天将要结束的时候,被抛弃的导师耶稣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要遗弃我?”之后他就死去了。他临终时的这些呐喊,世世代代萦绕在他的信徒心中,成为永恒的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