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4小时,昆明重病患儿成功抵达北京八一儿童医院
经过14小时,昆明重病患儿成功抵达北京八一儿童医院
掌上春城讯 28日一大早,八一儿童医院PICU的刘大夫就紧急乘飞机前往2600公里外的昆明市,然后陪同一名只有4个月大的重病患儿小可言,从昆明乘坐高铁转运到北京进行救治。
小可言抵达北京西站 网络截图
昨晚7点35分,载着小可言的救护车抵达了八一儿童医院。目前,小可言已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进入了PICU,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救治。参与救援的医疗团队人员刘通向记者证实,小可言目前状态比较平稳。“但因为是转运不是治疗,病情谈不上改善,只能是途中平稳过渡。”
噩耗
镇沅4个月大的女婴
被诊断出10项疾病
在昆明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的门口,张雪梅翘首盼望着北京来的医生,因为医生的到来将给女儿小可言带来生的希望。小可言名叫罗可言,出生在普洱市镇沅县恩乐镇恩乐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尽管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家庭幸福和睦、儿女双全,让张雪梅感到十分满足。“孩子刚出生那段时间,能吃能睡,又很爱笑,特招人喜欢。”张雪梅因此给女儿取了个小名叫“满意”。
然而,小可言出生1个多月后,身体就出现了异样。“刚开始只是偶尔咳嗽几声,我就带她到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检查,都没查出毛病。”没想到孩子的病情逐渐恶化,不光咳嗽,还出现了呛奶、呕吐,就连哭都发不出声音,憋得小脸发紫。意识到情况危急,夫妻俩赶紧带着女儿到普洱市儿童医院。医生为小可言拍了胸片,发现小可言已经患了重症肺炎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直接让她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孩子每天都要输液治疗,输了几天,病情有所好转,医生就让我们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张雪梅说,可是,就在转到普通病房的当天,小可言就出现了呼吸衰竭的状况。医院通知张雪梅夫妇,“孩子病情严重,还是赶紧转到昆明市儿童医院吧!”
医护人员照顾小可言 网络截图
小可言的病情需要靠吸氧来维持,用救护车转到昆明市儿童医院,转运费至少要9500元。张雪梅实在拿不出来这么多钱,只能买了氧气袋,租了辆面包车,带着女儿前往昆明。5月16日,他们抵达昆明市儿童医院。“到医院时,孩子还冲我笑了。”张雪梅心想,到了这里,孩子很快就会康复的。小可言经过一个晚上的抢救后,住进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医生的诊断是: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腹泻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心肌损害、轻度贫血10项疾病,医生当天就下了病危通知单。
听到这个诊断结果,张雪梅手脚不住地发抖,眼泪瞬间掉了下来。为母则强,张雪梅从女儿住进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那一天开始,就每天守在监护室门口。监护室不允许随便进入,张雪梅就隔着玻璃望着女儿。“从进了监护室,孩子一直没有醒来过,她的小手和眼睛都肿起来了。”每周一、三、五,医院允许家属进入监护室探视5到10分钟,但只能是站在床边,不能碰到孩子。“宝贝,妈妈在你身边陪着你,快好起来吧!”张雪梅轻声地和女儿说着话。仿佛是听到了妈妈的声音,小可言的眉毛和小手小脚会一动一动地回应。
幸运
网上爱心募捐得到支援
北京专家赴昆开展救助
在3个多月的治疗过程中,小可言的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背上了18万元的外债。为了治好小可言的病,丈夫罗忠涛四处借钱,可还是承担不起女儿的医疗费用。“现在,借来的钱也只剩下2万元了,医院里还有欠款没交。”罗忠涛说,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和病情不见好转的孩子,家里的老人劝他们放弃治疗,可是夫妻俩不愿放弃也不能放弃。
幸运的是,小可言得到了中华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及早产儿妈妈群爱心妈妈们的关爱和关注,他们在新浪微公益和水滴公益平台发起了爱心募捐项目。截至昨上午,已有132名爱心人士向小可言伸出援手。
与此同时,张雪梅还联系到了北京八一儿童医院的专家。八一儿童医院的专家在了解了小可言的病情后,马上组织应急小组,派PICU的刘大夫赶赴昆明市,对小可言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联合各方对孩子开展救助工作。
接力
患儿抵达北京西站
交管部门开通绿色通道
28日下午1点左右,刘大夫抵达昆明市儿童医院。在对小可言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后,刘大夫与八一儿童医院的医生们进行了远程会诊,决定将小可言转运到北京,接受手术治疗。
可是,由于小可言病情复杂,一分钟都不能脱氧,转运过程十分艰难。昆明与北京相距2600公里,救护车一路畅通的情况下要行驶30到35个小时,这对于情况危急的小可言来说显然不现实;乘坐飞机转运,全程预计要6个小时,是最快的一种方案,但费用却要40多万元。种种困难摆在眼前,而孩子危在旦夕,每延误一分钟,小可言就多一分危险。最终,刘大夫与负责转运的专业医护人员、小可言的父母经过商讨后,确定了高铁转运的方案。
经过各方周密的前期准备,昨日清晨5点,救护车抵达了昆明市儿童医院。5时30分,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小可言乘救护车离开医院,前往高铁站。早上8点,小可言一行人乘坐的G404次列车,从昆明南站缓缓驶出。
从昆明到北京,列车将行驶10小时46分钟。尽管车厢内配备了呼吸机、监测仪、吸痰器、输液泵和急救药品,还有1名医生和1名护士全程进行医疗保障,但所有人都在为小可言的身体状况捏一把汗。“孩子的肺功能很差,只有正常孩子的1/4,氧需求很高。转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负责呼吸支持、呼吸机的调节。因为距离远、时间长、风险大,对我们也是一种考验。”刘大夫说。
昨晚7点35分,载着小可言的救护车抵达了八一儿童医院。从北京西站到八一儿童医院一路畅通,交管部门为救护车开通了绿色通道,全程仅用了15分钟,比预计时间提前了5分钟。一路上,小可言身体状态平稳。目前,小可言已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进入了PICU,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救治。
参与救援的医疗团队人员刘通向记者证实,小可言目前状态比较平稳。“但因为是转运,不是治疗,病情谈不上改善,只能是途中平稳过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