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执政政党面临的挑战与考验
长期执政政党面临的挑战与考验
长期执政政党能否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保持执政地位,不仅取决于其主观意志,还取决于其能否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回应社会诉求、满足各界需要,并争取人民广泛而持久的支持。这正是所谓的挑战与考验。
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法定执政党,面临着多种考验和挑战。首先,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其次,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因此,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无论历史上出现过的长期执政政党如何分类,以及他们根据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采取何种具体制度和方式执政,其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必然性。然而,他们也必须应对一系列重大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如腐败滋生蔓延、党内分裂困扰、反对力量挑战以及民众审美疲劳等。
“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此外,要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虽然努力争取长期执政是一切执政党追求的政治目标,但由于执政时间越长,面临官场腐败蔓延、党内分裂压力、敌对势力挑战和民众审美疲劳等考验就越严峻。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利益分化日益加剧,这对长期执政政党的政治代表性带来了重大考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基础变革剧烈,一些以意识形态作为执政重要合法性基础的长期执政政党也必将面临意识形态如何与时俱进的重大考验。
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和不断增强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唯一法定代表,必须更加自觉地努力代表和平衡社会各阶层、各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引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执政党深刻认识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更加充分而平衡地满足各阶层群众的不同需要是中国法定执政党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由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功,我国与西方传统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日益体现,从而也使执政党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党充分认识到如何解释这些问题并化解这些矛盾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也是对国家政治安全和制度安全的重大挑战。因此,必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