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退出娱乐圈其实也挺好
她退出娱乐圈其实也挺好
前阵子,抖音上火了一个迪士尼花车巡演队伍里跳舞的小姐姐。
大家不知道她叫什么名,一直用“治愈系小姐姐”来称呼。
就这么闹着,突然有人认出。
她身后的另一个跳舞的女生,是陈语嫣、创造101的选手。
节目里数了数,可能只有这唯仨的记忆点。
一是初舞台车祸。
二是当初那场出圈的《逆光》舞台,有她一份。
只不过沦为三个vocal选手的背景板,观众最多夸她一句“不错”“没拖后腿”。
三是照顾练舞崩溃大哭的杨超越,安慰她,还陪着她、教她一点点学动作。
当时陈语嫣好歹有自己的百度百科,刚露面的杨超越忠实粉丝不多,连百科界面都没有。
这让一些粉丝至今对陈语嫣有印象,给她说好话。
这不是大家第一次看到“偶像回归素人”。
再往前,还有回去开奶茶店的,到小公司年会上走穴、被粗暴者围着合影的。
大家都不免说一声惋惜,毕竟他们都站在过万众瞩目的舞台。
去年8月,上过《我是歌手》的马来西亚歌手李佳薇,被拍到在做房产中介。
当时舆论还普遍是——
“虽然不太红,但一个有点名气的艺人,现在做靠看人脸色的职业糊口,也太惨了吧?”
不少网友问她,是有什么困难吗?还好吧?
不过现在,大家终于回过味来。
看见小姑娘去迪士尼当演职人员,还要送一句祝福,祝贺你早日跳出偶像的火坑。
01
不说别的,迪士尼作为正经企业,五险一金得有,工资能稳定发。
演职部门工资不低,陈语嫣还进入五周年花车前、类似于领舞的队伍。
这份工作和她之前比,不知好到哪里去。
《创造101》播出前,为了给正片预热,曾播出一部纪录片《女团》,走的“好声音式悲情”路线。
三年前,它是预热;
三年后,它是预言。
陈语嫣在纪录片里出镜,说选择成为小偶像,只是为了张床位。
她家里出了意外,似乎是父亲的公司破产。
房产变卖,一大家人挤在一处,自己也从“养尊处优大小姐”的身份一夜跌落。
纪录片拍到,陈语嫣回家时是没有床睡的,把沙发拉开、铺成床。
看到偶像公司招人包住宿,就来了。
年夜饭上她撒娇、问长辈要红包。
长辈开玩笑说“你都长大了,都该你发红包了”。
结果吧,其实那年遇上公司经营不顺,她一年的工资都没领到。
旁边的老人家,不知道是爷爷还是姥爷。
就拉着她说没关系、我们给你压岁钱,哪怕等你出嫁了我们也要给你。
弹幕和评论里,很多人说这一幕看着鼻头一酸、偶像怎么会这么惨?
她刚进这行时,工资有的发、CD也有人买,年会上抢红包都能得一两千。
可就像其他所有的小型偶像公司一样,投资的钱烧光后,就断了生路。
多讽刺,这片子可是《101》开播前拍的,2018年。
在国内诸多经济公司一片萧条的情况下,竟然就拉开了偶像工业的序幕。
大家把2018称为“偶像选秀元年”,将其视为一道分水岭,开启选秀事业的春天。
在大众的想象中,这是春芽破土的过程、此前的积累推动了迅速辉煌,2018年后偶像产业似乎一片生机。
可实际上,更像是几家巨头公司,用庞大的资源与体量,在一片荒芜中建了个虚拟的伊甸园温室。
陈语嫣们所在的,就是温室外的枯地。
她同公司的团员,做家教老师、开客栈、当护士维持生活,反倒是“偶像”更像副业。
有的需要连上6小时的课,只睡4小时,再到公司训练。
偶像与“巨星”错误地被划等号之前,这些事实本需要被看到、被传达的。
当下的偶像选秀孵化不出巨星。
甚至连传统意义上的“明星”,都勉勉强强。
普通人被闪光灯迷了眼,以为站上选秀台的,最后会成为中国版东方神起、少女时代。
现在发现,舞台上的星光并不来自真正的星星。
而是金钱权益的闪光,与诸多普通人飞蛾扑火的一瞬。
02
事实上,陈语嫣被《101》淘汰后,立刻就去找了份行政工作。
不知此后还有没有工作变动,现在成了迪士尼的演职人员。
特长对口,唱跳技能、表情管理、体能训练通通派上了用场。
花车巡演,可是需要边舞边走、跳上几公里的路程。
生日月份去迪士尼可以领一个特别徽章,戴在身上。
有网友说她边走边跳时还注意到了自己的徽章,跳到面前说了句生日快乐。
在偶像里,陈语嫣当初排名七八十,或许达不到合格。
但放在这样的工作里,至少是让人认可的。
曾有人统计,《101》的名单中,至今已有四成选手离开原经纪公司。
但大多还在娱乐圈里转悠。
转型去做网红、做主播。
或是做选秀老油条,这也是人们对选手出路的最多印象。
一次次地在舞台上出现,去赌一次爆红的运气。
有的干脆换个艺名,把之前的相关艺人账号清空,仗着名气实在不高、试图第N次成为选秀新人。
101系选秀里,像陈语嫣这样回归普通工作的不多。
一朝成名,日赚208万的娱乐圈物价毕竟摆在那。
刻板印象也把他们捧在高处,误把这些偶像视为炽手可热的新星,似乎脱离了普通人的行列。
哪怕位次几十名退赛,离开时都能收获一两个站姐高喊:
“你是星辰滚烫,你是人间理想!”
尽管句子并不通顺,但这份被簇拥、被视为明星的虚荣感,谁不想试试。
直到“年轻偶像进行口罩诈骗”的新闻被曝光,大家才恍然大悟地感慨一下水平怎么如此参差。
感慨还是暂时的,一周后继续上头。
陈语嫣能做出淘汰后找普通工作的选择,也多半也与她的家境有关,没有底气继续耗。
48系的偶像,机制特殊,倒是有不少退出娱乐圈的案例。
SNH48、BEJ48,这些都是48系,参考日本模式做的养成女团。
一个团里会有几十上百人,女生年纪大了、或是没什么热度,就会选择“毕业”或解约退团,同时源源不断地招新人。
BEJ48的周洁艺,退团后考了资格证,回天津做幼儿园老师。
偶像时期走的就是元气可爱路线,说话软软的,看起来还挺适合领着小朋友们蹦蹦跳跳。
SNH48的吴燕文,离开娱乐圈后先是到河南的地方台应聘了实习记者。
之后正式进入电视台工作。
她原本就是新传专业的学生,算是回归了专业对口。
另一个GNZ48的郑悦,则是到了湖南的地方卫视做记者。
偶像经历,多多少少能让她们不害怕上镜。
SNH48的易嘉爱,当初是鞠婧祎、赵粤的女团队友。
最高拿过团内第二届总选举的第8位,在《创造营2020》里以第二名出道的赵粤,当年才第11位。
她算是这几位小偶像里,粉丝数最多的。
退团后似乎转向了幕后或音乐工作室之类的工作。
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案例。
继续读书,公关行政,空乘,老师,护士,公务员,或娱乐圈相关的简单幕后工作。
要么是回归自己成为偶像前的道路,要么利用唱跳、外貌、交际上的优势。
这些依旧是少数,更多的还是网红、主播,继续赚快钱。
《女团》的纪录片里,张绍刚问蜜蜂少女队的老板。
“当偶像,学业和工作都会中断,如果三年之后,这个女孩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能给出什么承诺吗?”
答案很肯定,“给不了。”
随后找补了一句,你当偶像可以学习到社交、粉丝运营的技能嘛。
意思是可以用这些技能,找个出路。
如此直白的答案,多少人一度不以为然。
说不定成功的那个是我呢?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几年偶像总能赚到不少吧?
绝大多数,都是一地鸡毛。
03
到这会儿,大伙也该意识到了。
绝大多数“秀人”,都只是外貌不错、有点才华的普通人。
放在学生时代,他们可能就是隔壁班的班花班草,或是文艺汇演时、能有个单人节目的校园男神女神。
甭管粉丝给的帽子多高,什么王子、公主、贵族、天仙,“秀人们”自身本没有完全脱离普通人的能力。
只是被利益游戏、声量游戏选中,暂时成为被展示的人偶。
粉丝们潜意识里或许也感受到了这一点,大家都是普通人,唱跳的标签没那么值钱,反而是富二代的标签最难得。
“富贵人家的少爷公主”,成了选秀发展到后期的热饽饽。
粉丝还一度流行,扒自个偶像身上的衣服配饰有多贵。
《女团》里有个爸爸,三年前被部分网友狠狠地嘲讽。
女儿回家后的第一顿饭,他就在饭桌上劝女儿别当偶像了,早点考研,去当个大学老师吧。
又把女儿的不知名团体数落了一遍,说外国女团能成功,一是她们自身起点高,二是她们背后有高度专业的团队配合。
几个小姑娘凑在一起,公司又基本不管不顾的,能成什么气候。
当时好些人笑他,老顽固,不懂得接纳新事物。
“你根本不懂娱乐圈,还来指挥年轻人。
结果现在,打脸了。
这个爸爸未必多懂选秀、多懂女团,但他质疑的的确是最本源的东西——
门槛。
门槛这么低,还觉得都能挣大钱,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赚不了大钱、快钱,就去赚小钱嘛,不丢人。
之前红毯上晕倒,也拿得出几部不知名电视剧作品的赵韩樱子(后来改名赵樱子)。
在短视频直播PK时,疯狂求观众刷礼物。
挺多网友觉得观感不好,“当初温婉可爱,现在这么死皮赖脸”。
可挣钱就是挣钱,不体面也得把钱挣了。
人家说不定每小时几千上万的收入,远高于普通人,那便也得做好比普通人更不体面的心理准备。
TVB的老演员里,多的是转行卖保险的。
江华进入保险业后颇受欢迎,还未正式开始营业,就有影迷在他家门口蹲守,主动迎上去想在他那买保险。
手里既有娱乐圈的人脉、自带信任,又了解同行富商们的心态。
做保险信手拈来。
谁都知道,明星最吃青春饭。
可进入这行的,偏自我说服“我可以不只吃青春饭”。
把偶像当一份工作,结束后进入下一份,如今看来反而划算。
在百万播放的网综里,出场时间不足10分钟的“秀人们”。
换算到十年前,还不如快男超女的地方赛区海选现场有排面,更别说摸到“明星”的门槛。
前女团1931的陈怡凡,解散后回访故地。
曾经的化妆间、练舞室里一片狼藉,看不出这是曾投资5亿的女团项目。
她捡起一件曾花了几千块定制的演出裙,下意识地叠好。
可最后,也依旧只能放回脚下的垃圾堆里。
偶像退潮了。
那些被咸涩海水一度泡发、膨胀了的普通人们,也该上岸了。
你心中的内娱爱豆top1是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