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南梁之第五位皇帝 萧纪被兄长开除族籍 改姓饕餮
南朝南梁之第五位皇帝 萧纪被兄长开除族籍 改姓饕餮
萧纪(公元508年---553年),字世询,又字大智,为梁武帝萧衍第八子,梁元帝萧绎之弟。曾被封为益州刺史。侯景败杀后,他见天下无主。于公元552年4月乙已日在成都称帝,改年号为"天正"。在位2年。
依正史所载,古代有不少皇子入蜀或做藩王或当官或旅居,其中以梁武陵王萧纪和隋蜀王杨秀对蜀地的贡献和影响最大。
南朝齐灭亡后,梁国建立。梁武帝意识到益州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大同三年(537)决定派第八子武陵王萧纪到成都担任益州刺史。
史书记载萧纪"颇有武略"、"少而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勤学有文才"而且"属辞不好轻华,甚有骨气",说明他很有个性又能干。梁武帝以他作为人选,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但萧纪以道路险远为由坚决推辞。梁武帝便劝诫他:"天下方乱,唯益州可免,故以处汝,汝其勉之"。萧纪听了仍唉声叹气,出宫后又进宫,反复数次面见其父,希望能不去益州。梁武帝又苦口婆心地说:"你曾说我有一天会老。真到哪一天,你从益州回来,我们还会相见。"因推辞不掉,萧纪只好赴任。
萧纪入蜀时,蜀地十分萧条。为躲避战乱,不少蜀人已离开家乡,许多城市因而空废,于是原本生活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僚人陆续迁入蜀地遍布各处。
自西晋末年至萧纪入蜀前的二百年间,蜀地战争频繁,蜀人反抗暴政的事件此起彼伏,因而古人有"蜀人乐祸贪乱"或"天下未乱蜀先乱"的定论。而萧纪在蜀持政的十七年期间,基本没有出现过民变,蜀地得以休养生息。萧纪还向南开拓了宁州(今云南省东南部)、越巂(今四川攀西地区)两郡,使这些地区在脱离中央政府近二百年后纳入了梁国的疆域。
四川境内残留不多的能让人联想到萧纪的古代遗物阿育王造像
552年8月,萧纪统领大军东下。准备攻灭在江陵的兄长萧绎。萧绎派人请求西魏出兵援助,西魏派遣大将尉迟迥带领大军直攻成都。萧纪宁愿失去成都,大军仍继续乘船顺长江东下。将士们却都是四川人,盼望回乡杀退西魏军。萧纪就制成1斤重的金饼1万个、银饼5万个,要将士们卖命征战,立功者赏赐以金、银饼。但是,一路上将士们打了几次胜仗、萧纪都失信不予赏赐,致使将士怨恨,人心思变。萧纪自知无力攻破江陵,只得派度友尚书乐奉业赴江陵向萧绎求和。乐奉业见了萧绎,反而说"萧纪的军队缺粮,士兵死伤不少,要击败他很容易。"萧绎也就拒绝谈和。
公元553年7月,萧绎命令军队反攻,长江两岸14城的守将纷纷背弃萧纪,开城投降。萧绎又派游击将军樊猛带兵断绝了萧纪的退路,又将战船连成环形阵,把萧纪的龙船围困在核心。樊猛跳上萧纪的龙船,挺直长槊直奔萧纪。萧纪胆战心惊,慌忙取出一袋金饼扔给樊猛,哀求说:"这袋金饼赠给将军,只求你送我去见见七官(萧绎)。"樊猛厉声呼斥说;"天子怎么可以随便去见?这些金饼,只要杀了你,还不都是我的!"说话间举手一槊,将萧纪刺倒在舱板上,又加上一槊,结果了萧纪的性命。
萧纪的太子萧圆满见父亲被围,驾船快速驶来援救,也死于乱刀之下。益州全境很快被西魏军占领。
萧纪史称武陵王,死后被萧绎开除族籍,改姓饕餮(tao tie)。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