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亲近的人面前,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为什么在亲近的人面前,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为什么我们无论在外人面前如何的豁达懂事为人谦和,也能够客客气气心存感激,却唯独总是在与亲近的人处理关系时往往变得“出口伤人”?感情其实是人内心的各种的感觉的简称,那是一种精神需求传递过程中,对认知和感受产生的心理反应与现象,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心情感知,如: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
达尔文曾对感情提出观点,情绪大多有目的性,因此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在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情绪可以让人类自动趋利避害,做出更利于生存的选择。尽管愤怒看起来没什么好处,但在原始部落里,可以让一个人被人害怕并建立起威望。
其实说穿了就是代价成本几乎为零,有人在乎被人爱,因而容易肆无忌惮挥霍所有的付出和感情。父母之爱最是无私,有狠心儿女但少有狠心爹娘,他们爱子女所爱,忧子女所忧,但凡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都好似痛在自身,所以在面对父母时的坏脾气,他们忽略的是子女的态度,反而关注的是孩子的心情,那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关心和在乎,担忧的是你受了什么委屈,而不是态度是否恶劣。不仅受不得攻击报复,反而得到更多的关注与体谅,于是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我们一种错误信息,因而形成惯性的行为态度。
爱情关系很难做到绝对的天秤,所以付出多的一方,总会无形中让对方因为自己的爱而肆无忌惮,对自己毫不客气的沟通,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尊重,简单来说就有人宠着有人惯着,自然嚣张跋扈,而所谓的把对方当作了自己人,其实也并非因为付出了同等的爱,而是等价了对待父母的态度,以为对方不会走,以为对方真的能如父母一般的包容,却唯独忘记了情会淡,心会伤的隐患和危机悲剧的可能。
人生,犹如一辆列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谁都不能陪你走到最后。纵使你万般的不舍与挽留,最后你都可能会发现很多人即使掏心挖肺也终究只是过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永远都不要高估它,也不要相信它有多么美好。因为当你认真的时候,似乎就注定了很难赢,所以真心实意,也很难换回半分诚意和爱慕。
与人相处最怕的就是,深交后的陌生,信任后的利用,真心后的欺骗,满心温柔却换回对方的冷漠,顶撞甚至是羞辱的表情,在那一刻会令人感觉,如果要持续这样的一生,不如做好准备孤独一生。
所以之所以和亲人发脾气,只因满满的优越感,觉得好似在乎自己的人就该承受自己的言行。但不要忘记,人性禁不住反复测试与考研,不断底线的挑战与尊严的轻视,久而久之,曾有多爱,未来就有多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