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为什么反对姜维北伐?两人关系究竟如何走向恶化的?
诸葛瞻为什么反对姜维北伐?两人关系究竟如何走向恶化的?
诸葛亮去世以后,姜维接过了诸葛亮的衣钵,继续操办着北伐的事业。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却十分反对姜维继续北伐,还曾上奏刘禅要求解除姜维的职务还要剥夺他的兵权。其实按照辈分来说,姜维是诸葛瞻的大前辈,两人之间的年龄差了25岁,更何况当年诸葛亮废了不少力气才把姜维从曹魏给挖过来,正是因为看上了姜维出众的能力,结果也表明诸葛亮这次没看走眼。为什么到了诸葛瞻这里却如此反对姜维呢?其实到了蜀汉后期,诸葛瞻负责统领国事,而姜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回到成都,两人的关系也开始恶化,直到出现不可调节的矛盾。其实两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蜀汉的未来,只是没办法做到相互理解,这也说明当时蜀汉内部缺少了一位能够调停各方矛盾的人,导致内政开始出现分裂。
姜维曾进行过十多次的北伐,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继续巩固诸葛亮当时以守为攻的理念,不然曹魏大举进攻蜀地将会很难抵挡。通过主动出击和时不时的骚扰,起码暂时能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既然对蜀国有好处为什么诸葛瞻还要如此反对姜维呢?诸葛瞻认为姜维只是好战而已,继续北伐只会使国内疲敝,穷兵黩武,此计根本就不是长久之策。其实诸葛瞻此话也有道理,但两人明显是缺少对话,所以导致后期的矛盾越积越深。
等诸葛瞻上书刘禅,要求撤职姜维益州刺史的职位,还要剥夺他兵权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跌落到了谷底。诸葛瞻觉得姜维北伐的次数太过于频繁,每次都要重新集结兵力,还要储备粮草以及后勤工作,所以这个北伐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蜀国的国力完全跟不上姜维北伐带来的损耗,而姜维在朝中又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声望,所以每一步的决策都非常难。不过姜维收到奏书后没有选择叛变也说明了他的忠心,这点还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还有一点则是,姜维北伐每次只要碰上邓艾,就必输无疑,好像邓艾天生克制姜维一样。虽然整体战绩是互有胜负,但也跟当时曹魏内政出现了变动有关,等司马懿政变成功以后,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了。此时姜维开始走衰,他的计划已经对曹魏军队造成不了多大的杀伤力了,只要邓艾集结大量兵力便可一举破之。
其实诸葛瞻也是一心为蜀,也曾因为内除不了黄皓,外限制不了姜维而感到内疚。不过蜀汉的国力的确有限,姜维和诸葛瞻没能破解误会转为联手也是一大可惜,如果此时蜀汉能出现一位可以调节大局者,说不定还能让内部重新团结起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