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故宫|永和宫和景阳宫
走进故宫|永和宫和景阳宫
我们今日来介绍永和宫和景阳宫。
永和宫侧面
永和宫在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更名为永和宫沿用至今。在清朝进行过多次修缮,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
永和门
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永和门。
永和宫木屏门
进了永和宫大门,里面不是屏风,而是一道木屏门。过了木屏门就是正殿。
正殿前三间卷棚悬山顶的出厦三间
正殿面阔5间,前面月台上搭建了三间卷棚悬山顶的敞轩出厦,屋顶为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走兽5个。
修复中的彩画
檐下绘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正间室内悬乾隆御题【仪昭淑慎】匾,意为要求女子仪态贤淑。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东西配殿的北侧皆为耳房,各3间。
同顺斋
后院正殿名为同顺斋,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中间两扇外置风门,两侧次间上为步步锦支窗,下为大玻璃方窗,两侧有耳房。
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以旋子彩画。
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
清代康熙德妃乌雅氏,乾隆愉妃珂里叶特氏和光绪的瑾妃都在这里住过。
乌雅氏是雍正和皇十四子的生母,身为皇帝生母,乌雅氏应该尊上皇太后徽号,迁居太后该居之宁寿宫,但面对雍正皇帝和朝臣的“诚敬谆切、叩请再三”,乌雅氏一概给予“坚执不允”的回应。在乌雅氏的坚决反对下,乌雅氏至死都未能恭上徽号,未搬进宁寿宫,而崩逝于永和宫。
乾隆愉妃珂里叶特氏,在做海贵人期间生皇五子永琪,晋封愉嫔,入住永和宫。
翠玉白菜
还有光绪瑾妃,因不受宠,在这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好美食,喜欢丹青水墨,寿终正寝在永和宫。现在台北故宫最有名的翡翠白菜,就是瑾妃的陪嫁。
永和宫紫藤
在永和宫还有两棵紫藤,暮春四月是这里最美的季节,香气浓郁。
现在永和宫作为御医药展馆。
景阳宫侧面
再说景阳宫。明初这里叫长阳宫,嘉靖十四年改称景阳宫。在明朝时期为冷宫,囚禁明朝皇帝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将近30年。
景阳宫门匾
“景阳”意为景仰太阳。
景阳宫
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阳门,前院正殿即景阳宫,面阔3间,与其他五宫的屋顶形式不同,次殿为黄琉璃瓦庑殿顶,檐角安放走兽5个,檐下绘金龙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次间为玻璃窗。正殿室内天花为双鹤图案,内檐饰以旋子彩画,上悬乾隆御题【柔嘉肃敬】匾。殿前为月台。东西有配殿各3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
景阳宫后殿御书房
后院正殿为御书房,面阔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下绘金龙和玺彩画。因这里收藏宋高宗所书《毛诗》和马和之所绘《诗经图》,乾隆御题匾额“学诗堂”。
景阳宫所挂宫训图:马后练衣
景阳宫里过去存有乾隆雇人画的十二幅《宫训图》,东西六宫每宫一图。这些图画论述了女子的十二种美德,比如读书知礼、勤俭节约、相夫教子、勤劳勇敢、勇于创新之类,乾隆给每图御题《宫训诗》并要求每年腊月二十六在各宫挂出,各正殿东墙挂诗、西墙挂图。
景阳宫后殿
东西各有配殿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以旋子彩画,西南角有井亭1座。
至此,东六宫已经完整介绍完毕。在开启西六宫介绍前,明日先给大家介绍斋宫。
标签: